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要义53: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,不是用受用的角度

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2.1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2.14)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01-50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
楞严经要义53

楞严经要义53

净界法师宣讲
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》要义。监院法师慈悲,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阿弥陀佛!讲义111面

癸三、結責迷情

当我們在修学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的時候,我們要把握二個很重要的原則:第一、它修学的方法,第二、它修学的目标。《首楞严王》的修学方法是什么呢?這一點蕅益大師很強調,就是二句話:第一句話:「称性起修」;第二句話:「全修在性」。「称性」這“性”是指的我們众生本俱的“性德”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現前一念心性”;“称”有隨順、安住意思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整個生命当中,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,你一定要安住在心性,不能安住在外境。

為什么我們不能安住在外境?這当中有三個過失:

一、外境是对立的,我們只要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,馬上产生好壞、得失、成敗的对立。在对立的世界当中,是很容易刺激我們产生煩惱的,貪瞋的煩惱。对如意的境界,产生快乐就产生貪;不如意的境界,产生痛苦就产生瞋。所以你的心,经常住在外境,你一定经常起煩惱,因為你的心住在錯誤的地方。

二、外境它是生滅的,它变來变去,你今天認為它是這樣,它明天又变化了,弄到你自己躁动不安,「弟子心不安」。我們為什么心不安?我們的心本來沒有不安,為什么會不安?因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件事情,那么這件事情它不断的变,你的心就跟著它变,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,是你自己找麻煩。因為外境本來就是变化的,它是业力所变現的。所以你经常住在外境的人,會觉得自己躁动不安。

三、外境是有限量,你只要住在一個外境來修学善法,你的功德就不能圓滿。所以在本经当中,佛陀一再告訴我們,我們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触的時候,記得!把心帶回家。你一定要安住這一念心,生命要站在心性的角度,來面对生命,用一种歷練的角度來面对生命,而不是去用受用的角度來面对生命,這個是一個重要观念。「称性起修」也就是說,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学,不能安住外境來修学,這個观念是非常重要的。

当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,应該怎么修呢?「全修在性」,你這個時候在心性当中,要修习“空假中”三观(前面是強調性德,這一段是強調修德);用“空观”來照了我們空如來藏,观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,來破除我們的无明妄想;“假观”是照了不空如來藏,我們這一念心本來俱足,安立种种的假相,來啟发我們心中的功德。空观是破惡,假观是生善。“中观”就是一個空有同時,空有无碍的平衡,中道了义的平衡。

這個就是在我們在整個修学当中,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学“空假中”三观,而整個修学的目地,还是在開显你心性本俱的功德。所以這個人生只是当做你一個歷練的对象,這個就是修《楞严经》的主要中心思想。生命不是让你來受用的,生命是來給你歷練的,抱著歷練的態度,你才能夠修《首楞严王三昧》。

這個方法掌握以后,我們的目标是什么呢?它的修学目标前面有說過:「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」。所以当我們在修学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的時候,我們经常用這二句話來檢討自己。欸!你看你一天天心中的相慢慢減少了,在人事的複杂因緣当中不断的活动,欸!你心中的人相、我相減少,這表示你這個人进步了;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,你的慈悲心、智慧心、布施的心、禪定的心,這种善法的力量增長了,這個就是一种进步,「離一切相、即一切法」。如果你越修行,你心中的相越多,那就糟糕了!你的心中又修行,又是心有千千結,那你這方向就肯定錯誤。所們经常用離一切相、而即一切法來檢討自己,我是不是很正確的走在我一個《首楞严三昧》的目标上,這個目标是來檢討自己的。這就是我們修习《楞严经》二個主要的原則。

癸三、結責迷情

前面佛陀讲到「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,所謂「離一切相,而即一切法」的观念以后,這個地方做一個总結,來訶責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。

总責迷情    

如何世間三有众生,及出世間声聞緣觉,以所知心,測度如來无上菩提,用世語言,入佛知見?

這一段是总标,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标出來。我們前面說過,凡夫二乘最大的迷情就是“心外求法”,他不管修什么樣的善法,都沒有安住現前一念心性,我們看下面的经文就知道。

如何世間三有众生,這個“如何”蕅益大師說,有責备的意思,就是為什么?為什么在有漏世間中的三有,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;三有,這個“有”包括整個三界有漏的因果。有漏的因果怎么产生的呢?其实就是我們众生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的;比方說欲有,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報,他為什么去布施,為什么修学五戒,為什么修学十善呢?他心中是追求一种五欲的果報相。

色有,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清淨的色法;他為什么修学禪定?他就是要追求一种清淨微妙的色法,所以他变成一個色有。无色有,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別心,要的是那一個寂靜的分別心。也就是有這一念迷情的因素,就招感了果報,由果報当中又产生另一念的迷情,而構成一种三有的循环。

及出世間声聞緣觉,以所知心,測度如來无上菩提,用世語言,入佛知見?

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,他離開了一念心,追求心外偏空寂靜的涅槃,這個也是他的迷情,他也是不喜欢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。佛陀做一個总結,总而言之,凡夫跟二乘最大的毛病,就是以自己狹隘有限量的分別心,來測度如來的无上菩提。「以所知心」我們前面讲過,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,凡夫著在有相的地方,二乘執著在偏空的地方,总而言之,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緣。以這种向外攀緣的心來測度  如來的无上菩提,用世間分別的語言,來想像佛陀的知見。

『无上菩提』蕅益大師解释呢,就是前面所說的,我們一念心性俱足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圓三諦理。『佛陀的知見』是約著智慧,就是空假中三观。前面的『无上菩提』是約著如如理,讲真諦、俗諦、中諦的道理。這個地方佛陀的意思是說:凡夫修习五戒十善也沒有錯,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也沒錯,錯不在他的法門,而是他的心態有問題。心態決定我們的狀態,所以這個地方,佛陀訶責的正是凡夫二乘的心態,沒有真实的把心帶回家,而造成這樣子的流转跟一個偏空涅槃的产生。

舉喻发明  

 譬如琴瑟箜篌琵琶,雖有妙音,若无妙指,終不能发。

譬如古代有四种非常精緻美妙的乐器,琴瑟箜篌這四种乐器。這四种乐器被工匠做出來的時候,它的確是俱足美妙的音声。這美妙的音声,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善巧的指頭,沒有正確的方法來彈它的話,這個音声是表現不出來的。「琴瑟箜篌」是指的我們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;「俱足妙音」就表示它俱足了圓三諦理,它本身的功德就俱足“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”的功德。為什么這功德不能显現呢?是因為我們沒有真实的去产生正確的观照,一念的向外攀緣,所以变成這個功德不能显現。

法合勸修   

汝與众生,亦復如是,宝觉真心,各各圓滿,如我按指,海印发光,汝暫舉心,塵勞先起,由不勤求无上觉道,愛念小乘,得少為足。」

這個地方的“汝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,乃至於整個二乘的无学;“众生”包括整個凡夫外道。他們的共同點就是「宝觉真心,各各圓滿」。“宝”指的是我們心中的光明;“觉”指的是觉性。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俱足光明,本來俱足觉性的,而這樣子是圓滿的沒有欠缺,可以說是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這樣圓滿的心性跟諸佛是平等无差別的。但是佛陀在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,佛陀「如我按指,海印发光」;佛陀他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,他手指輕輕一按,表示佛陀的起心动念,舉手投足都跟《海印三昧》相印。《海印三昧》是指的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間法、一切的出世間法,都能夠如实的显現,像大海能夠显現万物一樣,有种种的事事无碍的境界。  佛陀在用這一念性的時候,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种《海印三昧》的事事无碍。而我們凡夫在使用這一念心性的時候,是起心动念,塵勞先起,对自己創造了很多的煩惱跟障碍。

為什么會這樣子呢?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学佛法,就沒有真实的了解大乘的圓三諦理,而生起迴光返照,只是愛戀人天果報,或者愛戀小乘的偏空涅槃,得少為足。因為我們心中向外攀緣,得到一個人天的安乐相,得到一個偏空的寂靜相,就觉得這個相狀不得了了,就把這個心性給放棄了,弄到最后自己障碍重重。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:其实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琴一樣,這個琴它本來是可以彈出很好很好的音声,但是我們沒有正確的方法,就把声音彈得很差。這個地方讲到方法是很重要的,观照力是很重要的。

我們要想一個問題說:說我們每天持《大悲咒》,《大悲咒》是总持观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,那是不得了。為什么观世音菩薩持《大悲咒》的時候,一持的時候不得了,成就种种的《海印三昧》,无量无邊的波罗蜜。那我們在持《大悲咒》的時候,我們觉得好像《大悲咒》进入到我們的心中效果很有限。我們這一念心也沒有比观世音菩薩的心差,《大悲咒》也是那個《大悲咒》,所以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?按這一段经文的意思,就是我們沒有去做一個正確的观照,沒有正確的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,所謂的「三諦理」如实空。所謂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自俱足」,沒有這樣的一种微密观照。

前幾年有一個西藏的法王來台灣傳法,傳一個观音法門。当然他主要就是持《大悲咒》持观音的本尊咒。他傳法以后很多記者問他說:你傳這個是什么法。西藏法王說:其实傳的法很簡单,就是你在持观世音菩薩本尊咒之前,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俱足观世音菩薩所有功德,要從這一念心出发去持咒。「无不從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」。你整個修行都是這個观念。安住在這一念心來持咒,假借這個咒語还是在開显我們的自性功德,「托彼依正,显我自性」,「称性起修,全修在性」。印光大師常說:「无不從此法界流」,這個“法界”就是一念心,由我們這一念心而发动了咒語,整個咒語还是在显我們一念的心性,「无不还归此法界」。你用這個思想來持咒,你可以把這咒的功德開显到最大的力量。就像你彈琴一樣,你方法对了,声音自然就出來了。

佛陀已经快把前面的「三諦理」讲完了,所以佛陀一再的強調,观照力是很重要的。蕅益大師說:整個大乘佛法,不離開理观跟事修。“理观”就像一個人的眼睛,“事修”就像一個人的腳,如果沒有理观的引導,我們事修就會变成事倍功半。這個地方是強調,凡夫二乘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观,雖然有一些布施、持戒,乃至於禪定、智慧的善法,还是不能成就圓滿的功德。那么应該怎么做“理观”呢?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…

◎丁二、明迷悟因緣无性

這一段经文等於是把前面的「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做一個总結。就是他准备要讲修行方法,所以把前面的观念做总結。這段经文大家要很清楚,這個对你整個在修学、念佛、拜佛、持咒的時候,你怎么去做微密观照,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。

解释标題

「明迷悟因緣无性」這個“迷”指的是整個九法界心中的“惑业苦”;“悟”指的是十方諸佛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脫;“无性”就是沒有真实的体性。也就是說,十方諸佛之所以产生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它的本身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;众生所产生的煩惱障、业障、報障,也是因緣所生法。從一個心性的本体來說,都是“毕竟空寂”的,都是“離一切相”的,它都是后來的因緣而有的。這种思想后面佛陀就把它匯归成二种思想:第一、達妄本空,第二、知真本有,來当作我們的主要观念。(分二:戊一、答滿慈重徵妄因。戊二、答阿难再執緣起)

戊一、答滿慈重徵妄因

滿慈子就是富樓那尊者。前面的经文佛陀一再強調,說是十方諸佛因為「背塵合觉」,所以产生了事事无碍的功德;一切众生因為「背觉合塵」,所以产生塵勞的相狀。讲到凡夫的迷跟諸佛的悟,就产生了差別的果報。這時候滿慈子就奇怪了,為什么凡夫會产生迷惑呢?為什么諸佛就會产生觉悟呢?這到底是怎么來的呢?為什么凡夫會产生迷惑,為什么諸佛就會产生觉悟,难道這是先天造成的嗎?好像說有些人就注定了一輩子要做凡夫,有些人注定一輩子要做二乘,是不是有些人他一輩子就一定可以成佛,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?他這個地方主要是問,凡夫他為什么會产生迷惑呢?問迷惑的原因在哪裡。(分二:己一、問。己二、答)

己一、問

法本不二

 富樓那言:「我與如來,宝觉圓明真妙淨心,无二圓滿。

富樓那尊者他听過前面的開示以后,他得到一個結論。他說:「我現在知道了,我們跟十方諸佛,這一念心性,這觉悟清淨的心体,可以說是无二无別,各各圓滿。說是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,這一點我徹底的明白了。体性上当然是圓滿,但作用上就有差別。

迷悟成差   

而我昔遭无始妄想,久在轮回,今得聖乘,猶未究竟。世尊諸妄一切圓滅,獨妙真常。

但從事实因緣上,我跟一切众生卻遭受了无始妄想的誤導,我們這一念心是心隨妄转,向外攀緣,所以長久以來在六道当中轮回。我現在雖然透過修四諦法門,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罗漢果,但是还沒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開显出來,我們凡夫二乘,都沒有把心性的功德显現出來。而身為十方諸佛,卻是「諸妄一切圓滅」;這個地方是讲断德,佛陀用空观的智慧,消滅一切的妄想,能夠離一切相。「獨妙真常」指的是佛陀的智德,佛陀又在空观当中,在本來无一物当中,生起假观,又安立了种种佛法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,來成就自己种种的波罗蜜。這個讲“智德圓滿”。佛陀能夠成就“断智”圓滿,因為断德的关系,成就“大涅槃”,因為智德的关系成就“大菩提”。

重徵妄本

敢問如來,一切众生何因有妄,自蔽妙明,受此淪溺?」

怎么會有這么多功德?請問如來我們為什么就會有那么多的妄想呢?佛陀就為什么不产生妄想呢?這問題在哪裡呢?我們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,來受此三界的果報。佛陀前面一再的強調,凡夫因為一念的迷而产生生死轮回,佛陀因為一念的悟,而成就功德莊严。這個地方就問,凡夫那個迷是從哪裡來的,是什么因緣而产生迷惑的?要把根源找出來,要不然就不能断。

己二、答  佛陀回答 (分二:庚一、明妄本无因。庚二、明真亦无得)

這二段太重要了,整個止观的匯归处。第一個、說明众生的无明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的。我們一再強調,一個東西的生起,它是有原因的,「你從什么地方來?」它有一個生起的处所,這表示它有实体;有实体的東西你就断不了,你頂多只是让它調伏下來,让傷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,但事实上這個是沒有实体的。換句話說:不管你煩惱多重,你一定可以把它消滅。為什么?因為它沒有实体,他只是一個虛妄相,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「妄本无因,因迷故有」,它只是一念的迷情。這個地方就讲到整個《楞严经》迴光返照的時候,第一個观念「達妄本空」。

我們看佛陀怎么发揮「達妄本空」的思想…

庚一、明妄本无因。(分二:辛一、立喻。辛二、显法。辛三、結合)

辛一、立喻

佛告富樓那:「汝雖除疑,餘惑未盡,我以世間現前諸事,今復問汝,汝豈不聞室罗城中演若達多,忽於晨朝,以鏡照面,愛鏡中頭,眉目可見,瞋責己頭,不見面目,以為魑魅,无狀狂走。於意云何?此人何因无故狂走?」富樓那言:「是人心狂,更无他故。」

佛陀以下讲出一個譬喻。佛陀說:「你現在对性相不二的道理,已经很清楚了,但是对微細的疑惑,对達妄本空,对妄本无因的迷惑,还沒有去除。這個道理当然是很甚深,那我只好用一個世間上現前已经发生的事实來告訴你。佛陀說:富樓那尊者!你有沒有听說過,過去在室罗筏城发生過一件事情,有一個人,這個人叫演若達多,他有一天睡醒以后,早晨起床睡醒以后精神飽滿,到浴室去用鏡子來照自己的面目。照一照的時候,他突然間生起一念的癡狂之心,愛著鏡中的頭的影像。

我們去照鏡子,面对鏡子,鏡子上产生一個頭的影像,他对頭上這鏡子的影像特別的愛著,他認為這個就是他生命的全部。因為為什么呢?因為他感觉到,這鏡子的影像非常清楚,眉毛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巴非常清楚。這個時候他反過來,來責备自己真正的頭。他說:你看,鏡中的頭多好,我一看,看得清清楚楚;我的頭啊!一點用都沒有,我都看不到我自己的頭。所以他瞋責己頭不見面目。我宁可愛鏡中的頭,我也不愛我真实的頭。這個時候,這樣的一种顛倒癡狂之心以后,以為魑魅,他就認為他的頭不見了,或者他的頭根本就沒有用。我的頭怎么會長在鏡子上面呢?這時一念的向外攀緣以后,他就認為自己是一個魑魅(曠野中的野鬼),就整個发狂,到处的奔走,就問人家說你有沒有見到我的頭呢?

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:這個人演若達多,什么樣的因緣使令他癡狂而奔走呢?」富樓那說:「這個人之所以奔走,只就是一念的癡狂之心,沒有其他的原因。因為他早上睡醒來好好的,精神飽滿,他就是照鏡子的時候,突然看到鏡子裡面产生一個影像,他就喜欢那個影像,然后就不喜欢自己的頭。這個哪有什么原因呢?只就是一念的迷情」。

疏通譬喻

蕅益大師說:演若達多指的是一切众生,這個“頭”就是我們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。他去照鏡子,用鏡子來照這個臉,就是一念的无明妄动心外攀緣。然后見到鏡子,就指的我們迷真起妄,产生三細的煩惱,阿賴耶識就产生了。产生了鏡中的影像以后又喜欢它,又愛鏡中頭。前面是迷真起妄,這以下又執妄為真,产生第六意識愛取去造业,最后到处狂走。到处狂走指的就是众生的六道轮回。所以追根究柢,众生為什么會把心性弄到這個份上,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,就一念的心外攀緣。這是讲到根源,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緣的迷惑心,其它沒有任何原因。

辛二、显法

总标无因

佛言:「妙觉明圓,本圓明妙,既称為妄,云何有因?若有所因,云何名妄?」

我們众生本俱的妙觉;“妙觉”蕅益大師解释是「寂而常照」,它強調是如如智,众生本俱的如如智;“明圓”指的是「照而常寂」,如如理,众生本俱的如如理。如如理跟如如智,本來是圓滿,本來是俱足而不假修德,是本來俱足的。而妄想既然称為虛妄的妄想,它怎么有原因呢?假設妄想它有它生起的原因,就表示它有实体,有实体的東西又怎么能称為妄呢?也就是說,我們每一個人在九法界輪转,有一個共同的原因,都是被妄想所誤導。如果妄想有实体,那就糟糕了!凡夫永远是凡夫,阿罗漢你一輩子就做阿罗漢,你是菩薩你就永远做菩薩,你沒有改变的机會,因為妄想是有实体,你不能夠解脫它,你改变不了它。這地方是說「達妄本空」,妄想是沒有实体的,只就是一念的迷情,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观照把它“啪”!把它照破以后,它就醒過來了。這以下  佛陀就開示,為什么妄想是沒有实体的。

別名妄相

輾转无始 

自諸妄想展转相因,從迷积迷,以歷塵劫,雖佛发明,猶不能返!

(妄想作用的可怕)凡夫因為有妄想,然后产生一种輾转的作用,而产生了三細六麤,才有所謂的三界六道轮回的果報。為什么會有三界?為什么會有地獄呢?其实就是我們過去的妄想創造出來的。創造出來以后會产生什么問題?會产生一种輾转的力量,輾转的力量就是所謂的「從迷积迷」,因為我們過去打的某一种妄想,好!今生就出現了這樣的果報,而我們這樣的果報又产生同樣的妄想,又會产生來生的果報,這個就是「從迷积迷」。本來是因為過去的迷,而产生現在的果報,現在的果報又产生現在的迷,又产生未來的果報,這樣子就造成一种轮回的相续的力量。经歷了很多很多的塵點劫,現在听到佛陀发明了所謂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自俱足」的道理,我們还是不敢去迴光返照,还是不敢去直下承当,好像說还是離不開妄想,這是一种习慣,輾转的一种力量。

這個地方是讲到,妄想的作用的確在我們的心中是很強大的,為我們产生很大的影響。這以下讲出妄想的根源。它的力量雖然大,但是這妄想的根源到底是從什么地方而來,你從什么地方而來呢?

虛妄无生 

如是迷因,因迷自有,識迷无因,妄无所依,尚无有生,欲何為滅?得菩提者,如寤時人說夢中事,心縱精明,欲何因緣取夢中物?

「如是迷因,因迷自有」,其实无量无邊的妄想,其实就是一念向外攀緣的迷情而有。「識迷无依,妄无所依」,假設我們能夠真实的根據《楞严经》的指示迴光返照,所謂的“正念真如”,真实的观察,達妄本空。所謂的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」,這個時候整個妄想,它就沒有一個依止的处所。所以其实妄想「尚无有生,云何有滅呢?」我們這個妄想最初連它生起的因都沒有,又如何去消滅它?

所以說,一個真正證得无上菩提的,一個成佛的,所謂的十方諸佛,当他成佛以后,他開始去回憶他過去做凡夫的時候,就好像什么景象呢?就好像「寤時人說夢中事」,就像一個醒過來的人,他去回憶他過去所做過的夢。這個夢,心中雖然精明,即使諸佛有很多很多殊胜的善巧的智慧,但欲何因緣取夢中事?他又怎么能夠很清楚的,把自己夢中的人事,來指示使令他人去了解呢?因為夢中的事本來就是沒有的,只就是一念的夢心,因為你睡觉了产生一念的夢心,所以产很多的人事,你醒過來的時候,那個夢心消滅了,就覓之了不可得。我們睡醒以后,欸!剛剛作了很多夢,但是你可以把夢境告訴別人嗎?沒辦法!也就是說:修行就好像,如人飲水冷暖自知。

這個地方我們在懺悔业障的時候,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你看一個人,我們是帶著煩惱跟业障來修行的,就像上帝說的,每一個人都有罪,讲這一句話是对的。我們是有罪,所以才來轮回,這是事实。但是有罪,有些人进步很快,有些人进步很慢,方法有問題。你看有些人他煩惱很重,他修了幾年以后,他整個转過來,你跟他接触,欸!沒有煩惱的味道。有些人煩惱很重,十年后你看他,还是煩惱很重,沒什么改变;你看他就是每天在作功課,但是煩惱还是很重。為什么呢?

蕅益大師說:這真实的懺悔在於「覓之了不可得」,是真实的懺悔。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弟子叫央掘摩罗,這央掘摩罗他本來是住在室罗筏城的一個外道,他受他師父錯誤的引導。他師父說:你要去殺一千個人,然后把他們的指頭串成一個花蔓掛在胸前,我才告訴你一個修行涅槃的法。結果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,殺到整個瞋心達到極限。他殺到整個城市大家都不敢出來,跑的跑,躲的躲,看不到人。还差一個人,就想到要去殺他自己家裡的母親。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,就過來引導他,他去追佛陀的時候,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,他走得慢,佛陀就走得慢,他走得快,佛陀就走得快。他就很緊張說:沙門,你停下來、停下來!佛陀說:我早就停下了,你还沒有停下來。這個時候,佛陀对他開示一個佛法以后,他就产生迴光返照,一念的迴光返照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。這個時候他整個煩惱就熄滅了,向佛陀懺悔,后來出家以后,今生證得四果阿罗漢。這個人今生殺了九百九十個人,还證得阿罗漢。

如果這個煩惱是真实的体性,他怎么做得到?乃至於我們〔淨土宗〕帶业往生,我們无量劫來造了那么多殺盜婬妄的罪业,我們為什么能夠往生到淨土去?這個諸位就要想想看。因為煩惱跟罪业都不真实,你看你在作夢就跟真的一樣,醒過來覓之了不可得,当然這關鍵點就是你要能迴光返照。我們前面說過,你要沒有迴光返照,那這煩惱变成怎么樣?我們看经文就知道「自諸妄想展转相因,從迷积迷,以歷塵劫,雖佛发明,猶不能返!」煩惱在我們的心中到底它的勢力是很強大,还是很羸弱,就看你自己會不會观照,你要隨順它就不得了,你要是順著它的因緣去向外攀緣,那它是大的不得了。但是煩惱最怕一件事情,你問它「你從什么地方來?」它就完了!身為一個沒有根源的妄想,它最怕你迴光返照,你問它一句話就好,你從什么地方來?「覓之了不可得」,這個就是安心的处所,這就是一個滅罪的处所。

总結

況復无因,本无所有。如彼城中演若達多,豈有因緣自怖頭走?忽然狂歇,頭非外得,縱未歇狂,亦何遺失?富樓那!妄性如是,因何為在?

既然夢中的事情都不能指示,何況是无因緣而生起的妄想呢?它是本來就不存在的。這种情況就好像室罗筏城的演若達多,他哪有什么真实的因緣,而生起癡狂之心到处奔走呢?只就是一念的迷情,使令他奔走的。如果他能夠一念的迴光返照,問它你為什么癡狂,你的癡狂心是從什么地方而來?只要一念的迴光返照而熄滅癡狂,那么他的頭,本來就不必從外面而得,因為他從來沒有失掉。縱然在這沒有歇熄這癡狂之心的時候,其实他的頭部也沒有遺失掉。富樓那!无明妄想的体性,本來如是,哪有什么真实的原因呢?只就是一念的迷情,还有我們一念的隨順,所以它才生起。

到這個地方,我們整個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第一個观念:「達妄本空」這個是很重要。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-50目录(未完)

楞严经要义50: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,你已经浪費時間了

楞严经要义51: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,沒有真正安住

楞严经要义52: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,不要太肯定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